_DSC8845

工研院攜手客運與創新智能業者開發「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服務」,以達2025淨零排放目標。示意圖/鴻華先進科技

減碳直接省10億元 工研院攜手業者開發大客車智慧充電服務

View all posts
發布於: 12 月 5 日標籤:, , ,

邁向2025淨零碳排目標,國內首創「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服務系統」於5日登場,交通部運輸研究所與工業技術研究院攜手業者合作,透過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技術,同時支援國際通用的開放充電站通訊標準(Open Charge Point Protocol;OCPP),節省業者營運成本,初步估計業者可省下人力、電力等10億元的營運費用。

運研所與工研院攜手中興巴士、鼎漢國際及新創智能等業者,投資2000萬、花費2年時間打造「電動大客車智慧充電服務」,希望業者導入充電服務,使用充電槍即可實現全自動化及全時段充電,節省人力、電費,可有效節省客運業者的營運成本20%,並延長電動車電池壽命20%。初步預估,當公車全面電動化可協助業者節省新臺幣約10億元。

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表示,在減碳實現永續發展的願景下,電動車成為主要運輸轉型的推廣目標。工研院研發的電動車充電站營運管理系統技術,協助客運業者解決目前營運站營運成本、人力調配、電池壽命監測的三大轉型痛點。第一是使用「非均流充電」技術,降低業者在電力契約容量需求,能有效節省電力成本,更能減輕台電在區域內的電力供應壓力。根據實際場域案例試算,每年可節省營運成本達20%以上。

第二是透過「遠端偵控」技術降低人力操作需求,並且減少人為操作失誤的風險;第三是將「AI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導入充電操作,延長電池使用壽命約20%,透過智慧充電系統的AI人工智慧技術分析和大數據儀表板,不僅能監控車上電池的健康程度,進行全生命週期的紀錄,更能確保電動公車營運順暢。

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蒞臨致詞指,交通部在2030年要達成全部公車電動化,而且2025年電動大客車的比例就要達到35%,但是目前上路的電動大客車只有1641輛,今年底預計要達2300輛,2025年目標在4000到4600輛,但是公車業者面對電動大客車的妥善率及可靠度問題,加上各場站的供電系統及容量都不同,因此亟需智慧充電服務,以利業者導入。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所長林繼國表示,目前這套智慧充電系統已應用在中興巴士集團北士科站,配備64輛電動公車上,未來將擴充至跨場站、跨客運業者及跨系統的充電調度,可針對電動物流車及電動計程車等電動車隊進行充電管理,大幅縮短車隊業者電動化的陣痛期,加速達成淨零碳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