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嘯示警

pexels-george-desipris-753619

多關注日本人的地震及海嘯警報

View all posts
發布於: 12 月 7 日標籤:, ,

(作者為臺北城市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教授)

台灣時間12月2日晚間10時37分,菲律賓近海地區發生規模高達7.6的強震。對此,日本氣象廳立刻針對本州、四國及九州沿海發布海嘯警報,該警報聲ㄧ響,讓人對日本人的警報力及戰略部屬有所警覺。

關於地震及海嘯警報的理解,筆者認為可以從氣象預報與軍事警報的概念著手。前者概念,隨著1970年代電腦運算的出現,根據大氣的數理及理化公式,導入「溫度、濕度、風速、大氣壓力」等數據做出所謂的「數值氣候預報」,是當代主流的氣象預報方式。根據一般說法,氣象預報包括「溫度、濕度、降雨、紫外線、颱風颶風龍捲風」等預報;惟地震不稱預報,稱「地震警報」,這似乎顯示地震預測較為特殊。

2009年4月6日,義大利L’Aquila鎮發生6.2的強震,就是一個重要個案,寫預測、風險的科普書常會提到。該強震發生後,在當地造成重大的傷亡。對此,有6位科學家和1位政府官員因為預測地震錯誤而被列為被告;後續這7人依過失殺人罪被判刑6年,還要民事賠償300萬歐元,震撼當時義大利社會與全球科學界。他們對此不服提起上訴,2014年6位科學家被改判無罪,但政府官員仍被處2年有期徒刑。對此判決,有論者指地震無法預測,科學家及政府官員如何對此負起法律責任?該判決,曾引發全球各界的關注與討論。

台灣氣象情報機關可多關注日本警報力

對此爭論,筆者建議可以多參考軍事警報的概念。此概念,也視為預警情報(warning intelligence)或徵候情報(indication intelligence),可以補充對地震預測的理解。軍事警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形成,各交戰國家投入大量時間,致力於蒐集及分析敵方的軍事計畫與動向,以預判其未來行動。軍事警報的資料、性質與氣象預測不同,其來源較為片段、殘缺不全,甚至是互相矛盾,必須從事更廣泛的研究,並求取認知與有效傳達,後兩者尤其是重點。實務界人士認為,認知軍事警報的存在,且將該警報告知決策人士,才算是該警報真正發揮效果。

地震及海嘯警報也是如此。以這次菲律賓近海地區發生強震為例,日本氣象廳確認其存在時,立刻將地震及海嘯警報告知政府決策人士、當地居民與附近沿海作業的船隻,其警報力立即發揮效果。且最重要的是警報背後的戰略部署,顯示日本人的關切範圍不僅是本州、四國與九州沿海,還包括更南端、複雜的菲律賓海域;當然,這也涵蓋台灣附近海域。

日本氣象廳藉由發布地震及海嘯警報,展示其氣象預報與軍事警報的涵蓋範圍,且其動作快速且明顯,讓人印象極為深刻。日本人該類警報力非常強,建議台灣的氣象機關、情報機關多關注日本人的警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