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1環境部高屏空污實驗

環境部宣佈攜手NASA啟動高屏地區3D空氣品質實驗。圖/戎華儀

環境部攜手NASA跨國大規模3D監測 盼減少中南部空污

發布於: 1 月 31 日標籤:, , , ,

臺灣中南部的空氣污染長期以來比北部嚴重,不光只因為有工業區和火力發電廠,地形加上氣候的先天不利條件,導致空氣中的懸浮物容易沉積、滯留。環境部31日宣布,與交通部氣象署、美國太空總署NASA、中央大學等多個研究單位共同合作,今年春天在高屏地區展開大型局部環流觀測實驗,量測分析三度空間的空汙傳輸和化學變化,比起過去只有點和面的量測資料更為精準。

美國NASA為推動國際性大氣監測,推出「七海計畫(7-SEAS)」以了解東南亞生質燃燒和空氣污染物跨境長程傳輸,多年來做過多項跨國大型研究,2024~2026年的研究主題是都會空氣品質,規劃2025年春天將同步在臺灣、泰國、越南、印尼、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進行跨區域實驗,高屏地區的大型局部環流觀測就是此實驗的先導實驗,這也是環境部去年8月成立以來參與的最大規模跨國研究計畫。

高屏地區空氣污染物環流圖。圖/環境部提供

 

中央大學環境監測技術聯合中心主任林能暉指出,高屏地區受中央山脈及大武山脈的地形影響,使得氣流在高屏地區形成漩渦,來自中國的空氣污染物被東北季風吹拂到臺灣南部,可能繞過山脈上空,從臺東吹進高屏地區,或因海風帶來的下沉氣流影響,使得污染物滯留、沉積在高屏地區;西南風又會將來自東南亞的空氣污染物吹進高屏地去,再送到雲嘉南地區。

林能暉和薛富盛表示都說,以往的空氣污染監測只能以各監測站為點,串連成線,二維空間搜集到的數據以電腦模型推估出來的結果容易與實際情況不符,這次搭配衛星遙測,垂直整合三度空間的監測數據,有助於電腦模型更精準分析高屏地區的空氣污染物來源和成因,以便參與實驗的各國有更準確客觀的證據去調整空氣污染防制作為,降低污染物飄到臺灣的影響。

環境部部長薛富盛表示,這項實驗規模龐大,由國內20所大專校院的45位學者與中研院、各縣市環保局處共同參與,將在高雄市鳳山高中、楠梓高中設立量測站,監測重金屬、元素碳、有機碳、多環芳香烴等空氣污染物及有害污染物。環境部監測司司長謝炳輝表示,實驗監測的方式包括搭載採樣器和吸附管的無人機,飛到一定高度採集空氣樣品帶回實驗室分析,以及利用探空氣球垂直監測不同空氣層的氣象參數、風速、風向、溫度數據,還有利用衛星影像還原高屏地區大範圍的二氧化碳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