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ow-3_Feb-25-2013_(a)
箭式三型(Arrow 3)成功攔截伊朗來襲的彈道飛彈。圖/美國飛彈防禦局
師法以色列箭三 周宇平:國軍應評估岸基神盾取代薩德
以色列在2024年10月1日再度以箭式三型(Arrow 3)成功攔截伊朗來襲的彈道飛彈,前飛彈指揮部計畫處長周宇平建議,國軍應參考評估以岸基神盾系統替代薩德案。
以色列在飛彈防禦領域居於全球領先地位,飛彈防禦體系包括低空層的「鐵穹」(Iron Dome )、中空層的「大衛投石索」(David’s Sling)和高空層的「箭式」系統(Arrow System)。
鐵穹主要攔截高度10公里及4至70公里範圍內的短程火箭彈及砲彈。
大衛投石索用於撞擊高度15公里及距離300公里內的遠程火箭彈、巡弋及中遠程彈道飛彈。
箭式則用於摧毀高度大於100公里及距離2400公里內的中遠程彈道飛彈,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反飛彈系統之一,可在大氣層外攔截洲際彈道飛彈(ICBM),並具備反低軌衛星能力。
周宇平進一步表示,以色列長期面對周邊敵對阿拉伯國家不時的侵擾與襲擊,發展多層次的防空系統;我國則受中共的各式飛彈、遠程火箭彈威脅及機艦圍台侵擾,情況與以色列雷同,應效法建構多層次的防空系統。
周宇平提出四點建議。首先是建構海陸軍雙層飛彈防禦系統。
他提及,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已將愛三飛彈系統與神盾艦整合,透過調整愛國者飛彈的雙波段資料鏈(dual-band datalink)至「三波段」(tri-band)形式,可與神盾艦載SPY-1雷達正常交換數據。
如此一來,可提升對傳統與突防彈道飛彈的攔截率。
他主張,國軍應將陸基飛彈防禦系統與美軍神盾艦整合,增加整體防禦效能。
其次,評估岸基神盾系統替代薩德案。周宇平提及,美軍在2014年於夏威夷首次成功試射岸基神盾系統,可替代薩德系統功能,此種部署模式殊值國軍參考。
第三是整合長程雷達與美軍衛星情資。周宇平建議,國軍長程預警雷達系統受限地球曲率,敵人遠程彈道飛彈初始發射階段無法偵知。
他主張,應協調美方將美軍紅外線飛彈衛星偵知系統情資,與長程預警雷達有效整合至國軍飛彈防禦系統,以提高目標偵獲率。
第四是提升各空層飛彈防禦系統能力。周宇平強調,對於超高音速飛彈、隱形戰機與高空無人載具的新威脅,應加速雷達性能提升及鏈路整合,提升國軍聯合防空能力,以肆應各式空中威脅。